家具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一个词——“新中式”。“新中式”概念的提出,代表着当代人对家具造型和设计的思考,对家具的使用需求和家居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当代家具发展的重要符号。时过境迁,不妨回过头,看看新中式家具的足迹。随着新中式家具指数的热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新中式的研发,未来5年内,新中式家具将成为市场上不可逆转的潮流。
从三个方面解释
1、设计与制造2、设计与市场3、未来风格趋势
设计与制造
有的时候,或者应该说大部分时候,制造技术是制约着设计的。真正优秀的原创设计师,应该是对材料结构工艺有全方面深入了解下,设计出价格和风格二者较好平衡的作品。
材料结构和工艺,无一不对价格和性能产生影响,这也是某些艺术类院校毕业生的劣势之一:天马行空的思维并不能被实现,受制于技术和效益,被迫逐渐变的“平庸”。(当然,这里的平庸加引号,意思是总是要妥协的,妥协的同时能最大化设计元素,才是卓越的体现)
具体到新中式产品中,如为求圆润飘逸使用的曲线造型,为体现简洁使用纤细单薄的支撑,还原通透隔断而使用实木拼接成格栅状等,诸如以上这些设计要素,给工艺方面提出了很多要求,也增加了很多难度,势必会增加很多成本,而价格,是大众消费者最敏感的元素,没有之一。更甚,某些设计元素,是现有工艺水平无法实现的,谈何被人接受和获得利润?由工艺水平和设计本身决定,新中式家具仍然需要大量的手工和人工,不能够大批量生产,而且成本较高。
不说新中式,即使是现代工业化的板式家具,仍需要较多人工的参与。
紧接着上面的阐述,每个材料都有其局限性,永远找不到一种材料在所有方面达到最优。换种说法就是,永远有另一种材料,舍弃一部分的性能,却大大削减了成本,设计也是同理。价高优质美观的设计可以用在高端定位人群中,有一定局限但是价格便宜的设计可能在大部分人群中更受欢迎。而一件产品的成功,需要一定的体量、利润的同时支持,这也是小众产品较难成功的原因之一。大部分创业公司,都不是直接从高端定位开始做起,因为竞品产品中,高端产品多会由行业的龙头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品牌效应)
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想到市场定位,你的产品服务于什么样的人群,以及该人群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态。举个例子:你大部分的设计元素都定位于高端,就不要在一些明显的(可能甚至包括不明显)的部分,使用廉价的材料和设计节省成本。因为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群,质量出现问题是很严重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新中式家具因为融入了现代元素,是在努力拓展年轻人的领域的,但年轻人普遍积蓄不足,面临着房贷、事业等压力,即使是欣赏新中式的设计,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如果针对3、40岁+的中老年人群,1、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不一定会接受新潮流(即传统中式家具与现代布艺等工艺的结合)。2、在价格同等的情况下有着丰富的选择,欧式古典风格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3、正逐渐退出消费的主力市场。
80后90后的消费观念和审美,正和传统审美渐行渐远。更愿意接受一些智能化,电子化的产品,00后更不用说,从小就接触智能设备,科技感十足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这些决定了新中式的受众人群先天不足。
关于未来风格
这点,也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并不认为现代风格就是欧美风格,与此对应的,我不认为现代的东方风格就一定是新中式,就一定是古典优雅的。现在东方风格,保留了太多固有的标签,茶具、圈椅、刻意的曲线造型、深色美观的木纹……其中一些元素,明显已经不适合现代生活。
比如舒适度较差的太师椅,是古人正襟危坐的坐具,现代人追求舒适便捷,好不容易想休息了坐一下还要挺直腰背,不得不说有些反人类。而有些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布艺的现代风格家具,成本仍然是一个致命的缺点,价格可能会不降反升(这点还需要新中式家具从业人员指正)
家居应该是顺应潮流的,但不只是顺应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在未来人工智能,信息化终端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以预见以后的家具,会有更多的玻璃、金属、新材料的应用,以适应各种电子传感器的嵌入,语音控制,一体化集成的操控方式,随时屏幕可视化的镜面等等。
与此同时,家具风格是否和住宅整体的风格相同也需要考虑。试想一下,如果我家中有很多电子产品,硕大的屏幕,随处跑的自动扫地机器人,和各种极具现代感的潮流产品,除了刻意设计的矛盾风格,一般消费者是肯定不会选一套古典禅意的新中式家具相搭配的,两者之间的冲突和违和感简直了。而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的近些年,是很难说服我花高于普通现代产品价钱买一套并不那么方便实用的中式家具的,反而很可能会喜欢宜家之类的快时尚品牌。而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遗憾的是,如今的家具展,确实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却大部分没有展示出未来科技风格。
综上,简洁、价廉、性能优越基础上的合理美化造型,同时能配合高科技产品的设计,才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下,我并不看好所谓“中式风格”的发展,因为它注定只会局限在一个比较狭窄的领域之中。